目前在我們國內,有一些比較重視中小學學生科普教育的大中城市都開始建設校園科技展館和實驗室。通過展館內或實驗室的科普教學儀器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其主要目的還是在于提高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熱情,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手動創作能力。可是對于那些縣級城鎮的學校來說,科普知識教學還是不能完全普及到的。
科普教學儀器帶進講堂既能提高老師的講課效率,也能幫助學生理解吸收課堂知識,學生可以實際操作演示原理,這種互動教學的方式也催發了教學儀器的市場進化。市場對于教學儀器方面銷量比較火的是實驗箱和多媒體教學儀器。
靜電就是在絕緣體或導體上聚集的正電荷或負電荷。依據某一物品對帶有大小相等符號相反電荷的物體之間儲存的電容量,可以使電荷改變。“靜”這個詞的簡單意思是在兩個物體之間的電容量有所降低之前,電荷不會由于電動力而被平衡或遷移。靜電是普遍存在的一種點現象,只要物體間互相摩擦或接近電場就會產生靜電。靜電的產生與天氣關系很大,尤其與濕度關系尤為密切。在秋冬季節,由于空氣相對濕度小,極易產生靜電。然而當空氣相對濕度超過60%時,靜電就消失了。因此,增加空氣濕度是防止靜電產生的一種有效途徑。靜電發生器可以產生靜電,使人出現“怒發沖冠”的奇妙景象。
電磁錘
430*430*150
中大件:600*800*1400 底座規格:600*800*750
通電后,電磁鐵有電流通過,產生了磁性,把小錘上方的片吸過來,使小錘打擊物體,當電路斷開時,電磁鐵失去了磁性,小錘又被彈回,不斷重復按下點動開關,電磁錘便連續敲打物體。
電磁錘使用說明
一:科學原理
該產品演示產品通電后,電磁鐵有電流通過,產生了磁性,把小錘上方的彈性的片吸附下來,使小錘打擊物體。當電路斷開時,由于電磁鐵失去了磁性,小錘又被彈簧拉力彈回,于是當電流連續的斷開閉合時,電磁錘便連續敲打物體。